11月30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链博会数字科技链展区,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一台智能装配检测线机器人前驻足参观。当日,是第二届链博会的最后一天。11月29日-30日,是链博会的普通观众日,现场迎来大量的普通观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一群中小型企业参展商脱颖而出、备受瞩目。尽管这些企业规模不大,却展现出非凡的潜力优游国际平台。
其中,有些企业已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的殊荣,有些更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成为各自行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冠军”企业。
希迪智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迪智驾”)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第二届链博会新设的先进制造链展区,它携手十多家上下游供应链伙伴,共同发布了新款纯电无人矿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台上最新款的远程驾驶舱前已排起了队,国内外嘉宾纷纷“打卡”体验。坐在驾驶舱内,体验者不仅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希迪自动驾驶无人矿卡现场作业的直播,还可以远程操控千里之外的矿山无人挖掘机作业。
这是希迪智驾首次展示无人矿卡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其无人矿卡作业效率已达到有人驾驶的1.04倍,能耗成本减少88%。今年,希迪智驾还在我国西部大型煤矿落地了目前行业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混编项目。
同样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字科技链展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展位也是人气十足。作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全球领军企业,强脑科技已获得近400项专利授权,其中核心发明专利200余项。
展会期间,强脑科技的工作人员生动演示了智能仿生手产品如何用毛笔写字。这一产品不仅能执行精细的握笔动作,还为残疾人康复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
在本届链博会上,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这些企业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典范,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贡献者,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向记者表示,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升级,应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转型,力促其产品达到精湛乃至极致的品质水平。
对此,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前亚太区总监、高级顾问蒋学军强调,中小企业成长首先需要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寻求产业链合作机遇,“单一企业的力量有限,与产业链上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携手合作,才能共同推动企业壮大”。
相比其他展会,链博会更注重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展商之间不是“掰手腕”抢客户,而是“手拉手”找伙伴。
海尔曼超声波技术(太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曼”)此次参展链博会,旨在寻觅理念相近的上下游合作伙伴。
海尔曼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展示了3款超声波焊接设备,分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塑料和食品包装领域。“超声波焊接的核心优势在于绿色环保,不用添加任何焊接剂,对环境没有污染。”海尔曼金属事业部销售总监张立华表示,希望借助链博会,向更多行业客户推介公司绿色环保的加工制造理念,并拓展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
张立华透露,在接待过程中,海尔曼发现部分客户的需求与其应用场景高度匹配,并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将持续跟进,争取促成一系列的合作”。
从上游的核心原材料代表性企业,到中游的关键零部件及加工企业,再到产业链条终端的车企行业,在智能汽车链展区内,合作洽谈的氛围同样热烈积极。
作为全球主流电池企业核心材料供应商,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陈春天表示,其展台附近汇聚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小米汽车等上下游伙伴,公司希望借此机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协通”)也特别重视此次机会。作为国内前沿的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在展会期间主动与国内外上下游企业接触。万协通营销副总经理续飞表示,希望搭乘链博会“共赢链”的高速快车,探寻更多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拓宽销售网络,以期未来在通信相关领域跻身头部企业之列。
蒋学军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以及国际市场信息匮乏等因素,在走出国门、接轨世界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而链博会吸引外国企业“走进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各国中小企业搭建起了宝贵的交流对接平台,促成了众多合作。
比如,在链博会举办期间,拥有将厨余油、地沟油等多种原料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的霍尼韦尔,与金风绿色能源化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一同探索绿色甲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开发,并探讨将产业链合作延伸至亚洲其他地区。